第一章 中国林业碳汇发展概况分析1
第一节 林业碳汇相关概述介绍1
一、林业碳汇相关概述1
(一)林业碳汇旳概念1
(二)林业碳汇旳属性1
(三)林业碳汇市场的概念2
二、林业碳汇交易相关概述3
(一)林业碳汇交易的概念3
(二)林业碳汇交易的特征3
(三)林业碳汇交易的价值4
三、报告的研究范围与方法9
第二节 林业碳汇市场发展概况10
一、林业碳汇市场发展现状分析10
(一)建立林业碳汇市场的必要性10
(二)建立林业碳汇市场的可行性10
(三)林业碳汇市场发展意义分析11
二、林业碳汇市场要素分析11
(一)林业碳汇市场交易主体11
(二)林业碳汇市场交易客体12
(三)林业碳汇其他市场参与者12
三、中国林业碳汇市场运行机制15
(一)林业碳汇市场供给机制15
(二)林业碳汇市场需求机制15
(三)林业碳汇市场风险机制16
(四)林业碳汇市场融资机制16
(五)林业碳汇市场价格机制17
四、林业碳汇发展的法律对策18
(一)林业碳汇交易的法理基础18
(二)林业碳汇发展之法律问题19
(三)林业碳汇发展的法律对策21
第三节 林业碳汇市场特征分析23
一、林业碳汇初级市场的特征分析23
(一)与一般碳交易市场要素特征比较23
(二)与一般碳交易市场交易过程比较24
(三)林业碳汇初级市场总体特征分析26
二、林业碳汇二级市场的特征分析28
(一)与一般碳交易市场要素特征比较28
(二)与一般碳交易市场交易过程比较29
(三)林业碳汇二级市场总体特征分析31
三、初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关系分析33
第二章 中国林业碳汇发展环境分析36
第一节 林业碳汇政策环境分析36
一、林业碳汇相关规则36
(一)《京都议定书》36
(二)CDM36
(三)林业碳汇项目对土地的要求37
二、林业碳汇交易合同的基本架构37
(一)林业碳汇交易合同的主体37
(二)林业碳汇交易合同的客体38
三、林业碳汇交易合同的订立与履行39
(一)林业碳汇交易合同的订立与生效39
(二)林业碳汇交易合同的履行41
第二节 交易主体法律权益保障42
一、林业碳汇交易主体的法律地位42
(一)林业碳汇交易主体的法律地位42
(二)项目实施中交易主体法律现状43
二、林业碳汇交易主体法律权益及法规48
(一)林业碳汇交易主体的法律权益48
(二)法律权益保障的国际法律规定53
(三)法律权益保障的国内法律规定54
三、国外林业碳汇交易主体法律权益保障现状56
(一)芝加哥气候交易所56
(二)欧洲气候交易所56
(三)大西洋森林保护和恢复项目57
(四)印度林业碳汇项目57
四、中国林业碳汇交易主体权益保障法律措施58
(一)清洁发展机制下的法律措施58
(二)非清洁发展机制下的法律措施60
第三节 林业碳汇经济环境分析62
一、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62
(一)GDP增长62
(二)进出口增长62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3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4
(五)未来经济运行趋势展望65
二、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65
(一)2022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发展特点66
(二)世界主要经济体呈现分化复苏态势67
(三)未来世界经济展望68
第三章 中国林业产业发展状况分析70
第一节 中国林业发展状况分析70
一、林业灾害发生情况70
(一)森林火灾政策70
(二)森林火灾次数71
(三)受害森林面积72
二、林业产业总产值及构成73
(一)林业产业总产值73
(二)林业产业产值构成73
三、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74
第二节 营林造林总体状况分析75
一、营造林总体状况75
(一)全国造林总面积75
(二)全国人工造林面积75
二、国家林业重点生态工程76
三、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情况77
(一)森林资源的基本情况77
(二)森林资源的清查结果77
(三)森林资源存在的问题78
(四)可持续发展对策措施79
第三节 林业产业发展前景展望81
一、林业发展的影响因素81
(一)林业有利影响因素81
(二)林业不利影响因素84
二、中国林业投资分析85
(一)林业投资总量分析85
(二)林业投资结构分析86
(三)林业投资资金来源86
三、林业产业的机遇与挑战87
(一)林业产业的发展机遇87
(二)林业产业面临的挑战89
四、林业产业发展前景展望89
第四章 国外林业碳汇发展经验借鉴91
第一节 国际“碳中和”发展状况91
一、“碳中和”发展历程91
(一)“碳中和”的诞生91
(二)“碳中和”的发展92
(三)“碳中和”的今生93
二、“碳中和”达成路径及相关问题分析95
(一)“碳中和” 达成路径95
(二)碳定价的主要方式97
(三)市场需要碳交易机制98
(四)政府调控100
第二节 国外碳排放交易机制和体系102
一、国外碳排放交易机制102
(一)清洁发展机制( CDM)102
(二)国际排放贸易机制( ET)103
(三)联合履行机制( JI)103
二、国外碳排放交易体系103
(一)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 EU ETS)103
(二)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 RGGI)104
(三)美国加州碳排放交易体系( CAL ETS)104
(四)澳大利亚碳排放交易体系( AU ETS)105
第三节 国内外林业碳汇市场的比较105
一、国外林业碳汇市场现状105
(一)欧盟碳汇市场105
(二)北美森林碳汇市场109
(三)大洋洲林业碳汇市场111
二、国内林业碳汇市场现状113
三、国内外林业碳汇市场比较114
(一)市场供需关系114
(二)市场发育程度114
(三)认证标准建设115
第三节 全球林业碳汇市场分析116
一、全球林业碳汇市场交易现状分析116
(一)全球林业碳汇交易市场背景116
(二)全球林业碳汇市场交易情况116
(三)全球林业碳汇市场发展趋势117
二、全球林业碳汇市场交易类别117
(一)全球管制市场117
(二)全球自愿市场118
(三)全球非市场机制119
第四节 主要地区林业碳汇市场分析119
一、欧盟碳交易市场发展状况119
(一)欧盟碳交易体制系统趋向成熟119
(二)欧盟碳排放交易期现结合120
(三)欧盟加强碳交易市场管控121
二、韩国林业碳汇市场发展状况123
(一)韩国林业碳汇相关政策123
(二)韩国林业碳汇机构组织124
(三)韩国林业碳汇项目认证过程125
(四)韩国林业碳汇市场发展瓶颈126
第五章 中国林业碳汇市场交易状况129
第一节 中国林业碳汇交易发展概况129
一、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129
(一)中国“碳中和”实现路径129
(二)中国碳交易从试点走向全国131
(三)中国碳交易机制系统逐步建立132
(四)中国碳交易试点阶段交易量有限133
(五)林业碳汇在“碳中和”中作用突出135
二、中国林业碳汇交易发展历程135
(一)碳抵消机制发展135
(二)起步于CDM(国际性碳抵消机制)139
(三)独立性碳抵消机制143
(四)林业碳汇市场发展总结153
三、北京市林业碳汇交易项目开发实践154
(一)项目开发的基本情况154
(二)项目开发的进展情况155
(三)项目开发存在的问题155
四、推进林业碳汇交易发展的路径156
(一)中国林业碳汇交易面临的挑战156
(二)推进林业碳汇交易发展的路径158
第二节 中国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申请流程161
一、中国林业碳汇项目开发阶段161
(一)方法学要求161
(二)计入期要求163
(三)额外性要求165
二、中国林业碳汇项目交易阶段167
(一)项目审定、备案情况167
(二)项目核证和签发情况172
第三节 中国林业碳汇供给案例分析175
一、广西西北部地区退化土地再造林项目175
(一)项目基本情况175
(二)项目实施情况176
(三)项目实施效果177
(四)项目实施教训177
(五)项目实施经验178
二、广西珠江流域治理再造林项目180
(一)项目实施背景180
(二)项目基本概况181
(三)项目收益情况181
(四)项目发展障碍181
(三)项目总结分析182
第六章 中国林业碳汇区域市场分析185
第一节 东部地区林业碳汇市场分析185
一、广东省林业碳汇市场分析185
(一)广东省森林资源情况分析185
(二)广东省营林造林总体状况185
(三)广东省国家林业重点工程185
(四)广东省林业产业产值情况186
(五)广东省林业投资完成情况187
(六)广东省林业投资资金来源187
(七)广东省林业碳汇市场分析188
二、福建省林业碳汇市场分析188
(一)福建省森林资源情况分析188
(二)福建省营林造林总体状况188
(三)福建省林业产业产值情况189
(五)福建省林业碳汇市场分析189
(六)《福建省“十四五”林业发展专项规划》189
三、浙江省林业碳汇市场分析189
(一)浙江省森林资源情况分析189
(二)浙江省营林造林总体状况190
(三)浙江省林业资源保护状况190
(四)浙江省林业产业产值情况191
(五)浙江省林业发展主要问题191
(六)浙江省林业未来发展目标193
(七)浙江省林业碳汇市场分析194
第二节 中部地区林业碳汇市场分析196
一、湖南省林业碳汇市场分析196
(一)湖南省森林资源情况分析196
(二)湖南省营林造林总体状况196
(三)湖南省林业产业产值情况197
(四)湖南省林业投资完成情况197
(五)湖南省林业发展规划197
(六)湖南省林业碳汇市场分析198
二、安徽省林业碳汇市场分析198
(一)安徽省森林资源情况分析198
(二)安徽省营林造林总体状况199
(三)安徽省林业产业产值情况199
(四)安徽省林业投资完成情况200
(五)《安徽省林业保护发展“十四五”规划》201
(六)安徽省林业碳汇市场分析201
第三节 西部地区林业碳汇市场分析202
一、广西林业碳汇市场分析202
(一)广西森林资源情况分析202
(二)广西营林造林总体状况202
(三)广西林业产业产值情况203
(五)广西林业碳汇市场分析204
(六)广西发展林业碳汇优势204
二、四川省林业碳汇市场分析205
(一)四川省森林资源情况分析205
(二)四川省营林造林总体状况205
(三)四川省国家林业重点工程206
(四)四川省林业产业产值情况206
(五)四川省林业碳汇市场分析207
第四节 东北地区林业碳汇市场分析207
一、吉林省林业碳汇市场分析207
(一)吉林省森林资源情况分析207
(二)吉林省营林造林总体状况207
(三)吉林省资源保护全面加强208
(四)吉林省林业产业产值情况208
(五)吉林省林业发展规划209
(六)吉林省林业碳汇市场分析209
二、黑龙江林业碳汇市场分析210
(一)黑龙江森林资源情况分析210
(二)黑龙江营林造林总体状况210
(三)黑龙江林业产业产值情况210
(四)黑龙江林业发展规划情况210
(五)黑龙江林业碳汇市场分析211
第七章 中国林业碳汇领先企业分析213
第一节 福建省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13
一、企业基本概况分析213
二、企业业务范围分析213
三、企业经营状况分析214
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214
五、企业营运能力分析215
六、企业偿债能力分析215
七、企业发展能力分析215
八、企业最新发展动向216
九、企业未来发展规划217
第二节 东珠生态环保股份有限公司217
一、企业基本概况分析217
二、企业业务范围分析218
三、企业经营状况分析219
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219
五、企业营运能力分析219
六、企业偿债能力分析220
七、企业发展能力分析220
八、企业最新发展动向221
九、企业未来发展规划221
第三节 岳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222
一、企业基本概况分析222
二、企业业务范围分析223
三、企业经营状况分析223
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223
五、企业营运能力分析224
六、企业偿债能力分析224
七、企业发展能力分析225
八、企业最新发展动向225
九、企业未来发展规划226
第四节 广西丰林木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26
一、企业基本概况分析226
二、企业业务范围分析228
三、企业经营状况分析229
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229
五、企业营运能力分析230
六、企业偿债能力分析230
七、企业发展能力分析230
八、企业最新发展动向231
九、企业未来发展规划231
第五节 云南景谷林业股份有限公司232
一、企业基本概况分析232
二、企业业务范围分析233
三、企业经营状况分析234
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234
五、企业营运能力分析235
六、企业偿债能力分析235
七、企业发展能力分析235
八、企业最新发展动向236
九、企业未来发展规划236
第六节 山东晨鸣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37
一、企业基本概况分析237
二、企业业务范围分析237
三、企业经营状况分析238
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238
五、企业营运能力分析239
六、企业偿债能力分析239
七、企业发展能力分析239
八、企业最新发展动向240
九、企业未来发展规划240
第七节 中福海峡(平潭)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40
一、企业基本概况分析240
二、企业业务范围分析240
三、企业经营状况分析242
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242
五、企业营运能力分析243
六、企业偿债能力分析243
七、企业发展能力分析244
八、企业最新发展动向244
九、企业未来发展规划245
第八节 福建金森林业股份有限公司245
一、企业基本概况分析245
二、企业业务范围分析246
三、企业经营状况分析246
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246
五、企业营运能力分析247
六、企业偿债能力分析247
七、企业发展能力分析248
八、企业最新发展动向248
九、企业未来发展规划249
第八章 中国林业碳汇专题研究250
第一节 林业碳汇产权界定研究250
一、林业碳汇产权相关概述250
(一)林业碳汇产权的概念250
(二)林业碳汇产权的属性250
(三)林业碳汇产权的界定250
二、林业碳汇产权主客体分析252
(一)林业碳汇产权主体研究252
(二)林业碳汇产权客体研究255
(三)林业碳汇产权基本权能256
(四)林业碳汇产权确权过程259
三、国外碳基金林业碳汇产权问题260
(一)国外碳基金运作模式分析260
(二)森林碳伙伴基金林业碳汇产权262
四、公益性林业碳汇项目产权配置途径264
(一)林业碳汇项目利益相关者分析264
(二)林业碳汇项目产权配置途径分析266
五、公益性林业碳汇实际项目分析271
(一)碳交易试点中对林业碳汇产权的分配271
(二)碳中和项目中对林业碳汇产权的利用272
第二节 林业碳汇权融资担保分析273
一、林业碳汇权担保的价值分析273
(一)林业碳汇权作为融资担保的现实意义273
(二)林业碳汇权作为融资担保的理论价值275
(三)商业银行有关碳汇权融资担保的实例276
二、林业碳汇权担保的法理分析277
(一)林业碳汇权作为融资担保的法律问题277
(二)林业碳汇权担保的相关法理分析279
三、碳汇权质押担保的法律规范和制度完善283
(一)明确碳汇权作为质物的地位283
(二)明确碳汇权质押的出质人责任284
(三)完善碳汇权质权的公示与保全制度284
(四)健全碳汇权质押的配套制度285
第九章 中国林业碳汇“十四五”规划及未来前景展望288
第一节 影响我国林业碳汇融资的主要因素及对策288
一、林业碳汇市场发展现状分析288
二、中国林业碳汇融资制约因素289
(一)林业碳汇产权不明289
(二)风险管理不到位289
(三)市场需求不足290
(四)林业碳汇具有外部性291
(五)融资模式单一291
三、中国林业碳汇融资发展对策292
(一)明确林业碳汇产权292
(二)建立林业碳汇保险制度292
(三)积极宣传,扩大市场需求293
(四)实行有偿排碳293
(五)促进多元化融资294
第二节 我国林业碳汇市场前景分析295
一、不同类型林业碳汇项目收入弹性测算295
二、林业碳汇项目市场潜在价值计算299
图表目录
图表1:2020-2050年中国森林蓄积量及森林覆盖率预测(单位:亿立方米,%) 3
图表2:中国试行的林业碳汇项目投资情况 19
图表3: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交易成本要素类型 20
图表4:林业碳汇项目产生的交易成本(单位:万元,月) 26
图表5:CDM流程图 27
图表6:国际碳市场结构框架 40
图表7:国际林业碳汇市场结构 43
图表8:CDM项目各种技术所占份额(以合同成交量计算) 44
图表9:国际碳基金组织 54
图表10:CDM项目融资方式特点比较 55
图表11:碳排放自愿市场示范交易机制 61
图表12:碳排放约束市场交易机制 62
图表13:2021年各地区森林资源情况(单位:万公顷) 65
图表14:2018-2021年中国造林面积及结构(单位:万公顷) 67
图表15:2021年国家林业重点工程造林比重(单位:%) 68
图表16:2018-2021年国家林业重点工程造林与全部造林面积比较(单位:千公顷) 68
图表17:2018-2021年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造林面积(单位:千公顷) 69
图表18:2018-2021年国家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完成情况(单位:千公顷) 70
图表19:2018-2021年国家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造林完成情况(单位:千公顷) 71
图表20:2018-2021年国家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造林结构(单位:%)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