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华研中商研究网繁体中文 设为首页
能源 医药 化工 冶金 机械 金融 交通 食品 轻工 建材 IT 通信 电子 其他
电力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新能源
能源设备
中药
化学制药
生物制药
医疗器械
保健品
医疗卫生
其它
化肥
农药
塑料橡胶
合成材料
无机化工
其它
钢铁


有色金属
电池新材料
汽车
工程机械
专用机械
船舶
金属加工
其它
银行
证券
保险
其它
港口
公路
航空
铁路
物流
其它
食品
饮料
烟草
酒类
其它
家电
日化
纺织
造纸
其它
水泥
陶瓷
玻璃
涂料
其它
IT产业
整机
软件
游戏
网络
其它综合
通信产业
通信服务
终端通信设备
其它综合
集成电路
元器件
电子设备
连锁
教育
旅游
商场
环保
其它
节假日24小时咨询热线:13921639537(兼并微信)联系人:高虹 成莉莉(随时来电有折扣)
首页 > 华研观点 > 能源 > 新能源 > 我国光伏产业影响力增强,美国如何应对

我国光伏产业影响力增强,美国如何应对

华研中商研究院观点:

主题词:光伏

      在美国,光伏行业主要是依靠税收抵免,直到联邦刺激计划给业内带来震荡。获得这笔资金的是风电和光电安装商,而并非光伏制造商。此外,补贴方式也不如中国政府那么直接、有效。财政部“1603计划”将税收抵免转为联邦贷款,使得可再生能源的安装成本降低了30%,吸引到了更多投资者的目光。
  
  不过,更多的联邦直接贷款似乎只能丢尽了政府的脸面。Solyndra公司破产表明,政府贷款并不能保证一个企业的成功,因为政府并非时刻都能做出明智选择,选出那个最合适的对象。有些人会问道:“政府为何干涉光伏业?”
  
  中美两国在补贴方面的差异表明美国仍有改进的空间。不过,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的美国曾扬言并不需要政府干涉;而中国资助企业兴建工厂创造就业机会也是明智之举。
  
  美国政府的规划具有其优越性,不过我们不能否认中国在扶持光伏业,带来巨大就业机会这方面所取得的成功。
  
  孰是孰非
  
  就中美两国在制造业以及经济地位方面辩论之时,我们应该记住两国间的巨大差别。无论你是否同意中国政府在光伏业(包含其他行业)的补贴政策,都不能否认中国已经成功将美国的科技服务于自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主导整个行业指日可待。不过,说到光伏行业,SunPower与FirstSolar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是有目共睹的,前者在效率上遥遥领先,后者在成本上具有优势,只是不知道这些优势能否长久维持。

 
服务热线

24小时热线:15313583580
服务时间:8:30-18:30
关于我们
机构简介
法律声明
人才招聘
网站帮助
联系流程
常见问题
联系客服
配送发货
提交方式
发货配送
发票说明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品质保证
投诉举报
联系人:高虹 成莉莉 电子邮箱:hyzsyjy@163.com gh56188198@163.com
北京市朝阳区北苑东路19号中国铁建大厦
Copyright 2001-2035 hyzsyj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研中商研究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47517号